-
-
易忠
单位:航天中心医院
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心脏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基层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电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心脏与心律杂志》编委、《实用心电图杂志》编委、《中华内科临床》杂志特约撰稿人。擅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治疗。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对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经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曾有2次留美学习经历。
-
兰学立
单位:航天中心医院内科教研室
兰学立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呼吸内科8年,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的规范诊治及健康教育。 擅长于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的规范诊治及健康教育。
-
郝燕捷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后攻读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接受专科培训,现任北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临床基本功扎实,对待患者耐心、细致,对各种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尤其是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方面有一定专长。
-
罗华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副主任医师。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项目评专家,硕士。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其后先后就学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医院及北京安贞医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起开始参与肺栓塞的诊疗工作,改良国际RASCHE量表并创作了《据体重调整静点肝素剂量标尺》;协助完成国人肺栓塞肝素抗凝治疗个体剂量的导航研究工作、参与总结国人肺栓塞肝素抗凝治疗个体剂量及其影响因素;2003年于国际心肺急症核心期刊《CHEST》上发表肺栓塞肝素抗凝治疗英文论文两篇并曾受美国CHEST年会邀请做大会发言。受中华医学会邀请在第二界全国肺栓塞学术会议上总结华法林在肺栓塞中的剂量及使用方法。2005-2009年担任全国肺动脉高压专业网站(www.phachina.com)肺血管疾病抗凝专家组成员,响应胡大一教授及荆志诚教授号召组织在线抗凝门诊工作。2005年起担任《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及学术委员,参编《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论著,并在国内较早提出肺血栓栓塞症2级预防的药物治疗思想体系。近年来和荆志诚教授一同积极倡导组建现代肺循环学科及构建肺动脉高压三级防治体系。从2007年起在北大系统内积极组织肺循环疾病科研团队。现为北京大学肺血管病先锋论坛(http://www.pkupv.lingd.net)组织创办者及网站站长。现为英国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资深成员(PVRI Fellow),国际杂志《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编委和肺血管危重症专栏审稿专家,《中华急诊内科学杂志》审稿人,北京大学肺血管病诊疗中心(筹)秘书,北京大学肺血管病先锋论坛创始人﹑网站站长,中国肺动脉高压及肺栓塞联盟成员,丁香园重症医学认证专家,365心血管网认证专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
-
付俊英
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
关镇鹏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关振鹏 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在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师从全国著名骨科及人工关节专家吕厚山教授,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重点以人工关节置换为主,以及关节疾病的诊治。1997年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以及北医三院整形外科进修学习,1998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01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2月-2001年5月曾赴美国纽约市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在Kastenbaum教授指导下进修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及术后康复。200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5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派遣作为第六批援疆干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挂职副主任一年,为新疆大量的各民族关节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开创性地填补了自治区相关领域多项空白,并因此荣获中组部“第六批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2010年晋升为北京大学副教授。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任职副局长挂职锻炼一年。2012年9月被聘为北大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现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的诊治,重点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肩、肘关节置换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保头治疗,每年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500余例,已完成人工关节置换术3000余例。主要研方向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原则、血友病性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等。截止2014年底共计5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主要医学杂志上,其中5篇发表在SCI收录的国际主要医学期刊上。主编和参编了数本临床专著。截止2014年底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曾承担新疆自治区科技合作课题两项。 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咨询专家,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医学顾问。现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中国髋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委员,北京市和西城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鉴定专家以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委、《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特邀编委以及《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等。 2002年曾荣获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第4完成人;200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第2完成人;荣获中组部“第六批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
-
马为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马为 心血管内科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结构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以及主动脉瓣狭窄等)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心血管疾病的无创检查(超声心动图等)及心血管流行病学。1996年至2006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临床医学本科至心血管内科博士的学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和美国西北大学合作,进行中国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2011年在北京阜外医院参加卫生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与霍勇教授一同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左室重建术(降落伞手术)。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优秀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优秀个人称号。2009年获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著及参编多本学术专著。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以及多项国内及国外临床试验。现为中国高血压联盟青年理事。
-
端木宏谨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周新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周新华,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内科学专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放射影像诊断及肿瘤的介入性诊疗技术工作。多年来主要致力于胸部疾病的影像诊断、鉴别与研究,尤其在肺结核、肺癌和肺部炎症等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此外,还擅长于肺部疾病的介入性诊疗技术,如肺癌、肝癌等的选择性插管抗癌药物灌注治疗和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选择性栓塞治疗、食道或气管肿瘤性狭窄的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技术、肺结核空洞的药物灌注治疗技术、以及胸部病灶的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等。所开展的“肺导管活检新技术开发”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