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玲玲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卢玲玲,主管医师,医学硕士,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事故调查室成员,2010年起主要从事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暴发应对等工作,参与组织培训全省监测医院上万名临床医生;出版了《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医务人员读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与案例分析》,翻译了《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应对指南工具包》;参加各级科研项目9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识别与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201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李剑森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剑森,副主任医师,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九期(CFETP-9)学员,目前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综合室主任,兼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GDFETP)现场指导老师。主持及参与了数十起食品安全事故、急性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调查,有较为丰富的事故调查、疫情处置实战经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7项,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次;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级的工作规范、技术指南及预案方案的编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论文多篇,参与过专著编写5本、工具书编译1本。
-
何洁仪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何洁仪,主任医师,公共卫生硕士,广州市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暴发应对工作33年,参与编写著作《卫生应急实用手册》《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手册》《实用学校公共卫生指南》《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技术》5本。组织并带队开展各种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工作。
-
闻剑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闻剑,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兼职导师,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现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物中毒调查和营养监测等工作。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和省卫生厅课题1项。发表专著1部(副主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
-
黄琼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黄琼,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导师,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委员。2010年起主要从事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暴发应对工作,研究建立了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主编出版了《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医务人员读本》,组织培训了全省监测医院上万名临床医生;完成了广东省非伤寒沙门菌和诺如病毒感染流行负担研究。组织翻译了《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应对指南和工具包》,参与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与案例分析》等技术文件和著作的编写工作,多次带队现场开展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
梁骏华
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骏华,主管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GDFETP-4)学员,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事故调查室室主任,主要从事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暴发应对等工作,参与及指导各类应急现场暴发数十起。自2009年来,参与各级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识别与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201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周惠琼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周惠琼,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Rheumatology》审稿人。学习工作经历:199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5年赴澳大利亚主修骨质疏松及风湿病。2008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专业特长:从事风湿病专业临床、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长骨质疏松、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级以及院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和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
卢昕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卢昕 女,医学硕士,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06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 擅长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痛风等疾病的诊治。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及院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各类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
李胜光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胜光 男,199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6年制医学本科系,同年分配至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2004年获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资格,2008年晋升副教授。因为工作需要,2012年调入304医院(现为301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该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最著名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上,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国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近十篇疑难病例分析类论文,具有很高的疑难病例诊断水平。 李胜光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20年,具有扎实的内科和风湿病专科临床基础,熟知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各种口服药物联合方案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观察到,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是可以改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侵蚀破坏。该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最著名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上,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常见关节炎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和多发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系统性血管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期致力于与风湿免疫相关的少见、复杂和疑难病例的探索和研究,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国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近十篇疑难病例分析类论文,具有很高的疑难病例诊断水平。
-
陆海英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陆海英,女,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获临床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工作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并历经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等专业职称。曾参与北京市传染病学专科医师培训相关工作;在国内多次开展网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工作。曾进行1.国家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慢性乙肝和丙肝课题”;2.国家十一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国家863计划“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与转归研究课题”等研究工作。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数篇。